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普渡寺前巷老睿亲王府建筑遗存

上传时间:2018-07-05 14:48:10

生成地点:普渡寺前巷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普渡寺前巷老睿亲王府建筑遗存 


      在东城区南池子社区的胡同群里有个普渡寺,同时也以该寺命名了几条胡同,分别为普渡寺前巷、后巷、东巷和西巷。普渡寺始建于明代,原名为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明英宗受太监王振的蛊惑,御驾亲征,不想在河北怀来的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俘虏,幸好于谦挺身而出,拥戴代宗景泰帝为皇帝,不理睬蒙古瓦剌部的要挟,蒙古瓦剌没有办法,只好把明英宗又放回来了。可是这里已经有了一个皇帝,于谦就将英宗朱祁镇以太上皇的名义囚禁在小南城重华宫里。过了几年,景泰帝病了,一些居心叵测的大臣趁此机会拥戴英宗复辟,反而把景泰帝送到了重华宫。没过几天,景泰帝就病死了。


      清初的时候这里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宅邸,在清太宗崇德元年的时候,多尔衮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所以这里也称作睿亲王府。多尔衮利用了重华宫旧址,将摄政王府建造得宏伟壮丽,甚至超过了皇宫。王府的地基高于地面几丈有余,加之殿宇宏伟,四周绕以36根檐柱,檐椽为三层。多尔衮掌权期间,摄政王府前每日都是车水马龙,大小官员往来穿梭,这里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多尔衮每天召集百官来府议事,然后再将已决之议拿到朝廷去走个过场。后来他嫌跑来跑去太麻烦,干脆将皇帝发布谕旨的玉玺搬回府中。清初诗人吴伟业曾有诗句“七载金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描述的就是当时多尔衮的王府外王公贵族进进出出的繁盛情景。


       多尔衮这个人其实不用多说,很多影视剧里都有介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新宾老城。他的母亲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是个非同寻常的女子,在努尔哈赤晚年纷繁复杂的储位之争中,原居侧福晋之位的阿巴亥曾与皇太极联手诬告大福晋富察氏与太子代善私通等罪,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与皇太极争位的主要对手代善被废太子之位,另一对手莽古尔泰遭到了惨重打击。大福晋富察氏被努尔哈赤休弃,阿巴亥借此晋升为努尔哈赤的第三大福晋,同时,其子多尔衮兄弟地位急速上升。后金天命十一年,多尔衮晋封贝勒,并且与其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


       多尔衮生前征蒙古、伐朝鲜、攻明朝、灭李自成、诛张献忠,战功卓著、残暴无度。他死后被削爵,摄政王府府邸被废。直到乾隆年间,多尔衮恢复名号之后,才将久已废弃的多尔衮王府改建成玛哈噶喇庙,隶属于管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


       玛哈噶喇是藏传佛教中的大护法神,最初为元裔察哈尔林丹汗所供奉。林丹汗败亡后,喇嘛将其送至沈阳,清太宗建实胜寺祀之。之后,乾隆帝又下令将玛哈噶喇庙翻修扩建,改名为“普渡寺”,昔日摄政王府大殿被改建为“慈济殿”,并为大殿题额“觉海慈航”。大殿还有清魏显达写的楹联“普济众生蒙佛荫,渡连圣城沐神恩”。寺院大殿外有甬道,直通山门。道两旁古松林立,清静幽美。寺内原有黑护法佛殿,内藏睿亲王多尔衮生前使用过的甲胄弓箭等。


       普渡寺正殿供奉欢喜佛,供品用人骷髅一具,庙内旧传有多尔衮死后以鱼皮所造肖像,也已无存。此处大殿建筑宏伟,面阔九间,前出厦五间。基座高大,为须弥座式。大殿基础高出周围地面一丈多。檐出飞椽共三层,为建筑制式中少见,被称为“金銮宝殿”的太和殿,檐椽也仅为两层。睿亲王府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以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有喇嘛居住。


      "文革”时,普渡寺连年遭到破坏,文物丢失,建筑被毁,大殿被改作仓库。后经东城区财政投资4000多万元,搬迁了普渡寺台上的186户居民,撤并了占用普渡寺大殿的南池子小学,拆除普渡寺周边破旧民房和违法建筑近5000平方米,彻底腾退文物,进行修缮。腾退后,普渡寺的修缮完全按照古建传统工艺及文物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殿内的彩画穹顶看起来半新半旧,这是因为在维修时要首先使用旧建筑构件,只有当旧件缺损、数量不够时才用仿制的新件代替。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据古建专家介绍,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这一处。


       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爵位后,多尔衮的子孙继承睿亲王王位。新府邸位于石大人胡同,也就是今天的外交部街,利用前明武清侯石亨遗留下来的花园扩建而成,有文献记载,在睿亲王新府扩建之前,该府邸为端重亲王府。端重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饶余郡王阿巴泰的第三子博洛,顺治四年被封为端重郡王,两年后晋升为端重亲王,十年后因罪被削除爵位。端重亲王爵位被削除后,这处豪宅在康熙年间被赐予睿亲王多尔滚的嗣子多尔博,这他原是多尔滚的弟弟多铎之子,后来过继给多尔滚当儿子,从而成为睿亲王的嗣子。再后来,多尔滚获罪时多尔博复归多铎之宗,被顺治皇帝赐封为贝勒至去世,到了乾隆四十五年又复命为多尔滚之子。于是,位于石大人胡同这处主人多变的豪宅,从此便成为睿亲王新府。如今睿亲王新府已经改建成了北京市第二十四中,仅存过去的王府大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