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怀念恩师——王德智先生

上传时间:2018-08-10 16:28:36

生成地点:北京朝阳

贡献者: 北京叫卖

标签

地图展示

怀念恩师——王德智先生

    我的老恩师北京天桥著名老艺人“洋片泰斗”王德智先生因心脏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1日在北京辞世,享年72岁!如今师傅已经离我们而去十一年了,在这里我代表我们7个徒弟(包括去世的一个师哥)向师傅问好.您在那边还好吗?我们几个徒弟永远怀念您!

    师傅王德智先生,艺名王学智,是著名快板书演员高凤山先生的弟子,他出身贫苦,十几岁就为生活劳碌。解放前后那几年,为了生活常往天桥地区送菜、卖菜。

    王先生最早感兴趣的是“数来宝,1957年,朝阳区文化馆组织农村文艺汇演一段快板书《红色保管接班人》,使先生夺得了头奎!可称头一炮就打响了。北京广播电台还给录了音,播出了不少次。自这以后,陆续排演了《深翻土地》、《挖渠》、《决心入伍》……1959年在曲艺名家张玉林推荐下正式拜师著名快板书演员高凤山先生为师取艺名王学智,当年一起拜高凤山为师的还有王学义、石富宽、梁厚民、李少杰 ,崔奇,孟欣,来宝刚,毕学祥等。

    90年代初,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王学智,孟欣,毕学祥三人开始恢复制作并演出老北京拉洋片,使老北京拉洋片艺术得到了继承发展,毕学祥去世后王学智老人独挡一面开始演出老北京拉洋片,太平歌词,快板书等艺术,先后在前门,北海,王府井等地进行表演,并在这期间收下李友朋、陈友全、毕友得、陈友鑫、张友财、梁友明、孟友声七大弟子,并坚持教学和日常演出直到非典前夕才停止演出在家中安渡晚年,王学智代表作:老北京拉洋片《闯王进北京》《刘大人私访》《小寡妇上坟》《刘伯温修北京》等,太平歌词代表作:01.白蛇传 02.饽饽阵 03.韩信算卦 04.秦琼观阵 05.孙庞斗智 06.太公卖面 07.五龙捧圣 08.劝人方 09.刘伶醉酒 10.小上寿 11.单刀会12.罗成算卦等

    快板书代表作:《武松打虎》、《鲁达买肉》《打南口》《同仁堂》、《孙悟空三盗芭蕉扇》、《张羽煮海》、《闯王斩堂弟》《诸葛亮押宝》等!

    师傅的辞世是曲艺届的一大损失,我们六大弟子表示将继承师傅为完成的事业,把师傅的洋片,太平歌词,快板书,小曲,等各类经典唱段进行系统整理,并进 行挖掘创新,使老北京民间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拉洋片”这词儿也许您还不感到陌生,但要问:“您看过老北京的拉洋片吗?”回答大概就含糊了。

    拉洋片诞生在天桥,孕育、抚养它的人名叫焦金池,最初还叫“拉大画儿”,后来来自河北的焦金池(艺名大金牙)落脚天桥,撂地卖艺。初到天桥,拉大画儿用的道具极其简单,最主要的“片箱子”(安放、观看洋片的箱子)只是用青皮席子四面围起,上面掏几个圆孔,里面放几张画片。表演时,演员在一旁说唱,观众要趴在席子上,由圆孔向里观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出设备也“进化”了不少,除锣、鼓、镲三大件外,带圆孔的席子也演变成带有“光子”(观看窗)、可更换画片的木制“片箱子”了。


 注:北京叫卖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