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芦草园胡同西竺庵旧址
崇文三里河一带的胡同地名多带有河道水渠之意,如桥湾、芦草园等。其中以芦草园为名的胡同共有三条,分北、中、南。听久居这里的老人说,以前这一代是三里河河道流过之处,芦草茂盛。后来迁居至此的人越来越多,河道干涸,最后填平盖房。但街巷地名仍以芦草园为名。
南芦草园胡同东起北桥湾街路西,西到大蓆胡同、青云胡同、和德丰东巷的交界处。我曾今站在南芦草胡同西口,背靠大蓆胡同画了张胡同写生。由于草厂三条被拓宽成了大马路,南芦草园等于给横切成了两段儿。
南芦草园和前门外路东那片胡同群情况差不多,也是半拆不拆的状态。三条芦草园腾退的房屋很多,也有一部分是半拆迁状态。现在貌似拆除的脚步加快了,北芦草园几个星期不去就变样。
在南芦草园西段,靠近群智巷的地方,有个西竺庵,这个院门紧邻厕所,以前总路过,虽然院门要比胡同里其他院子的大,但里面拆的乱七八糟,并没引起我的注意,有一次去那边拍片,去南芦上厕所,出来后发现这个院门上挂了个文保的牌子。我知道群智巷有个西竺寺,现在称西竺禅林。听街上一个老奶奶跟我说,她刚嫁到这边的时候,还真见寺里有过和尚。可南芦草园的西竺庵,却从来没见过姑子,反正她嫁过来就是杂院儿。后经过资料查询,这个西竺庵和薛家湾胡同的钱氏宗祠有一定关系。
薛家湾胡同的钱氏宗祠出现在清朝中叶,是一座家庙。目前钱氏宗祠已经从大杂院恢复成了保护单位,院内已经无人居住,所有房屋都全部翻新。上次拍摄薛家湾的时候趴着墙头往里拍了几张。据《宸垣识略》中记载:“吴越王钱镠祠在芦草园,雍正二年敕封诚应吴越武肃王。其裔孙世章创建西竺庵,在南芦草园。”其中“吴越王钱镠祠在芦草园”的“芦草园”其实就是薛家湾胡同,这个属于笔误。“其裔孙世章创建西竺庵,在南芦草园。”即现在南芦草园胡同路南30号,也叫大西竺庵。
西竺庵什么时候变成大杂院的,没有可考资料,而如今院内非常荒凉,仅剩一户人家居住。原西竺庵的大殿已经被砖头砌起挡住,准备重新翻新。从墙头拍了几张照片发现,大殿原来在被居民当做民房用时进行不小的改动,所有室内遗迹全无,仅剩墙壁瓦块还能看出当年的印迹。大殿东边的房屋已拆,杂草丛生,好在我去的时候已经秋后,要不得让蚊子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