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三尺小巷方寸地,一手技艺万众惊

上传时间:2018-08-07 14:03:38

生成地点:西城区琉璃厂东街五号

贡献者: 北科方志实践团

标签

地图展示

方志手艺|三尺小巷方寸地 ,一手技艺万众惊

当人群嗅着利益的气味趋之若鹜时

他孑然一身

当社会转着机器的齿轮追求效率时

他孤芳自赏

在科技与手艺之间

老人用匠心诠释着自己的坚守


1.jpg


见到黄师傅时,老人穿着一件洗的很旧的背心,深色五分裤,正坐在电风扇前的板凳上,紧挨着做活用的缝纫机,右手点着一支烟,一边抽烟一边笑眯眯的吹着风扇。见到我们进来,老人笑呵呵地跟我们问好,招呼我们找地方坐下。

环顾老人生活的房间,并排站不下两个人,最里边摆着一个小缝纫机、一张板凳、一个小桌,便没有什么空间了,老人几十年来做饭、生活、做工都在这里,一眼望去,普通的不能够更普通了。

“1953年我来北京,那时候我十七岁,来了给亲戚家看了一年小孩,第二年社会上成立加工组,把小作坊都集中起来,我就到公营商店里去做帽子。”想起自己当年的选择,老人眼中满是追忆,似乎就在昨天一样,“我54年开始做帽子,现在已经退休二十年了,四十年工龄。”当年老人因老家涝灾严重,来北京投奔亲戚,没有工作,于是就选择了做帽子这一门技艺,没想到这一个简单的选择竟会成为使帽子成为老人相伴一生的朋友。


2.jpg

3.jpg

采访交谈中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泛黄的盒子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顶帽子给我们看。笔者接过帽子,一股古朴大气的气息扑面而来,帽子外表的绒毛铮铮发亮,触之顺滑无比,仿佛手指从冰面上划过一般。“这顶帽子啊,一开始叫苏氏帽,因为当时跟苏联友好,后来不叫苏氏帽了,就改叫大众帽。”老人说着,把帽子的护耳绒打开给我们看,整只帽子除了帽头外,两侧的护耳和后面的护颈均可以根据需要放下来。“做这个帽子啊,需要一整块水獭皮,水獭很不好养,必须有水才行,所以水獭皮就特别贵。”“最好的皮子是海龙,盛锡福里面就有海龙的帽子,咱们买不起那皮子,但是你要是有,我保准跟你做出来。”说到这里,老人脸上浮现出一丝自豪。


5.jpg


说起帽子制作工艺,老人毫不含糊。“这一整张的皮子,有大有小,还得自己先喷上水,闷平了,完了照着样本拉,可不能出一点差错,这儿东西跟做衣服还不一样,你要是差一点,这帽子做出来就不成型、不好看、不那么规矩。像外地来的帽子,五花八门,它跟本没有这样的里子,它做不出这样的帽子。你像王府井盛锡福,它有些帽子根本就不敢摆出来,怕砸了招牌。”“我跟你说,你看这条线,这要是吊不好,全部都得返工,因为这是两张皮子,颜色得统一了,这也是技术。得固定住、找好喽,差一毫都不行。你看,着叫头门,这是耳扇,这叫后挡。”笔者循着老人目光看去,同一顶帽子两侧的两块皮不仅在位置上对称,颜色也成对称性渐变转换,十分巧妙,令人赞不绝口。

接着老人情不自禁地说起了自己对这门技艺后继无人的无奈。

“有一次我们摆摊儿去,有一个书记,就是盛锡福的书记,他拿起我这帽子,就这样一抖腾,”老人说着拿起帽子抖了几下,上边的毛顿时恢复如初,“我一看,这是内行人啊,他说我是王府井盛锡福的书记,我那儿想招人呢,可那些年轻人不去,诶。”“现在这些小年轻人啊,没有耐心,人家不愿意学啊。”听见老人的感慨,黄奶奶补充道。“你看现在这科技进步了,都是流水线作业,他一个人就做一个工序,你比如说他做这里子就只做里子,就做这一样,他肯定做不出来一顶帽子啊。我的三个儿子,都不愿意学,这都是旧社会的东西,没人学了。”望着门外,老人说的有点失神,听到这里,笔者心中也蔓延这一种莫名的沉痛,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腿脚不如以前那样麻利,做不动活了,接下来的传承却无能为力。


7.jpg


老人说着说着沉默了,低头轻轻摩挲着手里的帽子,像个父亲抚摸着多年未见的儿子的脸庞,目光里仿佛闪现着四十多年来自己的一针一线,一刀一锤,那每一次捶打,都在讲述着老北京手艺人的执着,那每一针穿过,都在隐隐刺痛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老人讲着故事,平淡中自有韵味,哀而不伤,听之心恸,老人却微笑如初。

传承老手艺,需要每一个人的行动,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方志历史文化传承宣传承实践团,我们永远在路上。


6.png

文章已于2018-08-01修改


  本条记忆来自贡献者“北科方志实践团”,该贡献者于2018年8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

956cef3398c1d14500986105d09387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