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小安澜营胡同高盛麟旧居

上传时间:2018-06-20 11:19:28

生成地点:小安澜营胡同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小安澜营胡同高盛麟旧居


       宣武区小安澜营胡同位于桐梓胡同西边儿,与大安澜营挨着。在明朝的时候,大、小安澜营称为安南营,而安南,即今天的越南。据说当时着周边的胡同里聚集着不少越南人,算是越南人在北京最大的聚集区。目前还没有考证祖辈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有没有越南后裔。到了宣统年间,该名称为安澜营并沿用至今。


        小安澜营胡同12号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盛麟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居所。先生于1916年出生于北京,原籍山西榆次县,原名高仲麟。高盛麟是梨园世家,祖父为清末名丑高四保、父亲高庆奎工老生,为高派创始人。岳父刘砚芳为杨小楼之婿,并为杨派武生嫡传弟子。


       1921年,高盛麟6岁首次登台演出,在言菊朋的《汾河湾》中扮薛丁山。1924年,高盛麟入富连成社,分别受教于王喜秀、茹莱卿、王连平、茹富兰、刘喜益、丁连生等。1931年,高盛麟出科后搭高庆奎班演出,同时正式下挂拜师丁永利为徒习杨派武生艺术。三年的时间里,丁先生把杨派的《挑华车》、《铁笼山》、《长坂坡》、《艳阳楼》、《金钱豹》、《战宛城》、《恶虎衬》、《连环套》、《剑锋山》、《独木关》等戏都全部传授于高盛麟,奠定了高盛麟日后杨派大武生典范的基础。


       高盛麟功底深厚扎实,靠功尤精,功架稳健大方,表演严谨洒脱,台风极佳,且有一条耐唱的好嗓子,被誉为当代杨派武生典型。不仅擅长靠戏,短打、箭衣、红生甚至武净和老生戏亦精。


       高盛麟长靠优于短打,扮相有大将风度。他幼功精湛,举手头足、一招一式准确磁实。盛麟嗓音高宽洪亮,唱念雄劲激昂,在武生中颇为难得。中年后对红净戏颇有心得,艺宗王鸿寿。


       20世纪50年代参加武汉京剧团,后任武汉市京剧团副团长,为该团主要挑梁演员,不仅常演出一些传统杨派武生及文武老生、红生戏,还编演了《郑成功》、《戚继光》、《反徐州》等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豹子湾战斗》等。他不但演技精湛,且戏德高尚,常为其他演员配戏。1962年赴京与裘盛戎合演《连环套》,轰动京城。1972年调入中国戏曲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89年,先生因病去世。


       小安澜营的先生旧居为独院,带一栋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因早已物是人非,小楼结构及外观多少发生了以下变化。院内增加了一些自建房屋,原木质楼梯也被水泥楼梯所取代。目前知道先生故居的人并不多,也极少有人提及这里。

clip_image002.jpg

clip_image003.jpg

clip_image005.jpg

clip_image007.jpg

 

clip_image009.jpg

clip_image011.jpg

clip_image013.jpg

 

clip_image015.jpg

 

clip_image017.jpg

clip_image019.jpg

clip_image0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