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八里庄慈寿寺建筑遗存
海淀区西八里庄的地名源自阜成门外八里之意,可以说在2008年以前,我对这片地区是非常陌生的,只知道我三姑一家住在这边,其他的一点儿不了解。那年奥运会结束后,我接到一家位于玲珑路的单位的面试通知,下午就坐40路来到这边。途径蓝靛厂路的时候,看到路西有一座高塔,知道这就是电视上曾经介绍过的八里庄玲珑塔。
那家单位我没去,工资太少,不值得我这么老远跑。面试结束后,溜达着去定慧桥北我哥们儿的公司,等着他下班一起回右安门喝酒。说白了,要不是我哥们跟这边上班,兴许我都不会来这家公司面试的。
2010年3月,从雍和大厦的公司辞职后,直接去到了车道沟的嘉豪国际上班,也就是我现在的公司,从那天起一直到公司搬家,我每天坐40路都会路过玲珑塔。而且这个塔离嘉豪非常近,走着也就20分钟能到。可惜在这边上班的两年时间里,我从来没抽时间来过。可能天天见,又这么近,就没当回事儿。
玲珑塔又叫慈寿寺塔,是慈寿寺内的建筑之一。不过如今这个寺已经当然无存,仅剩这个塔还存留。慈寿寺建于万历四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间太监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万历而建。建慈寿寺时,李太后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详细地过问寺庙的建造进程。《明史》中记载,由于建慈寿寺耗资巨大,大学士张居正曾以财政匮乏为由反对建寺,由此可见当时建成的慈寿寺是非常豪华富丽的。原慈寿寺内有天王殿、鼓楼、钟楼、永安万寿塔、延寿宝殿、宁安阁等一系列建筑,形制整齐,规模宏大。其中宁安阁匾额为李太后手书,后殿内供奉九莲菩萨像。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现今的一座砖塔。
慈寿寺塔为八角13层密檐实心砖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长年的风化,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
塔身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拱券门上的匾额分别是:南面“永安万寿塔”,东面“镇静皇图”,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辉腾日月”。每层有佛龛24个,原供奉铜佛312尊。门窗两侧塑有金刚力士像,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处布满砖雕和泥塑人物像,均遭到严重风化,但仍可辨出当年威武雄浑和俊美生动的风采。
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玲珑塔檐角原挂有风铃3000多枚,站在塔下仔细聆听,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清脆悦耳,仿佛在演奏一场多姿多彩的交响乐。
玲珑塔塔顶为镏金莲珠塔刹。由下至上仰望玲珑塔,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塔身稳固美观,遮而不露。清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对玲珑塔进行过精心的修缮,以至宝塔可以矗立至今。
1957年10月,玲珑塔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玲珑塔 它是明代单层密檐塔的代表作,是仿北京天宁寺塔而建,故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目前慈寿寺原址开辟了玲珑塔公园,复建了少数原寺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