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架松村显谨亲王墓建筑遗存

上传时间:2018-07-02 10:33:53

生成地点:显谨亲王衍璜墓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架松村显谨亲王墓建筑遗存


       在北京一提潘家园,估计好多人都第一反应就是古玩市场,随时这里逐渐扩大,潘家园古玩交易市场已经闻名世界,成为了北京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当然了,我对这种后来的东西一概不感兴趣,而且逛潘家园真不如十里河有意思。


      在潘家园东里游走时,不难发现,在不少住宅楼上除了标有潘家园东里的楼牌外,还有一个早期用水泥浇筑的牌子,上面写着东架松多少多少号,或者架松多少多少。这个架松,其实就是现在的劲松,不过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叫了。


      自元时北京建大都,经明一代苦心两百余年的经营,北京城已成为了颇具规模有内城、外城的一座帝都皇城。明末腐败,清军入关,定鼎中原。随后清朝定都北京。在京城东侧的左安门外东南方有个架松村,因这里曾有几棵虬劲、盘曲的松树。由于盘曲,所以得由架子支撑,故称“架松”。


      文革期间,北京掀起一股改换街巷名称之风,当时很多老胡同都改成了带有革命寓意的名字,比如瑞金路头条二条、红星胡同等等。架松生产大队也紧跟形势,借用了毛主席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的“劲松”一词,把“架松”改为了“劲松”。随着文革的结束,北京内城的很多街巷都恢复到曾经的名称,而劲松却一直叫了下来,现在只有部分老人儿,还喜欢叫架松村。


      按说潘家园一带并不是我探寻的地方,但因为去年11月拍摄“四九一”电台的时候,在王四营寻找到了第七代肃慎亲王墓,通过查找资料,得知在架松村,有多处肃亲王墓的遗迹,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因为离着近,上周六中午吃完饭,和老爷子去逛菜市场的功夫就来到了架松村。


      在介绍王四营肃慎亲王墓时,简单说了一下第一代和硕肃武亲王豪格。豪格的墓也在架松村,原架松小学内,现在改名劲松三小,不过最后一座大殿在1995年的时候拆除,除了几株老树外,已经没有任何遗迹了。


      豪格之子富绶改称显亲王,其墓在豪格墓西侧,俗称大王坟。现已无任何地面遗迹。在施工中曾出土了富寿墓的龟趺螭首石碑,现存于日坛公园内马骏烈士墓的东北侧的一个角落里,保存尚好,字迹清晰。以及地宫内的石椁堂,现存于动物园北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陵墓石刻区,保存基本完好,非常精美。而今天要重点介绍的,是目前还有地面建筑遗存的第四代肃亲王,显谨亲王爱新觉罗.衍璜的墓。


      衍璜为显密亲王丹臻第六子,生于康熙三十年五月初八日,康熙四十一年八月袭和硕显亲王,衍璜是肃武亲王豪格的曾孙,为第四代肃亲王。雍正八年三月管理雍和宫事务,雍正十三年十二月被解除该职务,乾隆元年二月总管镶白旗觉罗学,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逝世,享年81岁,谥号“谨”。无子嗣。乾隆四十三年追封肃亲王。


       衍璜墓为朝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门牌为架松31号院,早已沦为一座大杂院。原墓地为7000平方米,建有宫门、垣墙碑楼、朝房、享殿、宝顶。其中宝顶用大方石砌垒。现在尚存东西朝房各三间、绿琉璃瓦歇山顶享殿五间、红墙东西两段总长约200余米、宝顶的须弥座石刻及地宫。目前该院儿正在腾退中,院内西朝房已经修缮完毕,享殿基本修缮,斗拱已经重新粉饰,但还在工程进行中。


       在衍璜墓的东侧,是第十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墓,俗称花园,是利用衍璜墓的阳宅改建的。现在衍璜墓的东侧红墙以东是几排平房,可以看出很多平房都是用大块青砖砌筑的,应该有一部分是善耆墓的青砖,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清墓的建筑遗存。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