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霱公府建筑群之西绒线四十五号

上传时间:2018-07-27 14:04:43

生成地点:霱公府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霱公府建筑群之西绒线四十五号


      其实西绒线胡同对我来说并不熟悉,小时候是否穿行过我也没有印象了。听说7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走这条线儿,还专门儿有一站,就叫绒线胡同。不过对于我爹妈来说,这条胡同算很熟悉的,因为那会儿这里有个四川饭店,从恋爱开始一直到结婚,他们经常来这里吃担担面,这也是我如今为什么这么爱吃担担面的一个原因。


       说起四川饭店,算是咱北京城最老的国营川菜大馆子。开业的时候还有不少领导人前去捧场。可能开国领导人中,川籍比较多吧。老四川饭店开业的时候,选址就在西绒线胡同的霱公府里,只不过当时胡同非常窄小,公府大门不临街。而且当时在公府前又盖了一个小白楼,作为四川饭店的快餐店,经营川味小吃和简单的小炒。我爹妈当时就是在这个小白楼里吃的面,并没有进入公府内吃过。


       随着长安街拓宽改造,西绒线胡同作为紧邻长安街的胡同,肯定也避免不了被拆迁改造。四川饭店没了,胡同也宽了,曾经隐藏在平房区里的霱公府也终于露出来了。


       霱公府最早为贝子绵勋的府邸,光绪二十八年,他的曾孙溥霱袭爵,封镇国公,此府自此改称“霱公府”。民国时期,金城银行经理周作民购买该府作为寓所。1950年,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曾在此办公,委员会撤消后,1959年,四川饭店正式进入这里。那一年,著名川菜大师陈松如先生从成都调到了北京,为四川饭店开业试餐做准。


        如今,四川饭店已经迁往新街口北大街,霱公府经过翻新后目前挂的牌子是中国会,但具体干什么的,不是很清楚,听说和香港马会有关。虽然7路车还每天经过这里,但过往的记忆已经模糊了,难怪我爹回来后跟我说,“找不到了,全变了”。


       霱公府作为当时的王府,其建筑规模不止四川饭店那么大块地方。后来经过走访,得知其东部还有大片的建筑遗存。目前被分为了4处院落,都是普通民居。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西绒线胡同45号。


       45号院院门紧靠贤孝里西侧,院门不大,不过门口的那株古树我的印象很深。去年在拍这条胡同的时候,古树下有几个少女在玩耍,看到我举起相机后,笑着跑进了院儿里。起初我并不知道45号和霱公府有什么关系,但原东侧的一栋小楼引起我的注意,经过询问才这道这处原来是霱公府原来的一部分。


       45号院内如今也看不出几进了,自建房搭的乱七八糟,而且院内还有厨房,很明显是饭馆用的,大火大灶的,里面挺热闹,应该是沿街饭馆的后厨。院子最北边相对比较安静,也比较整齐一些。在接下来,还会继续介绍霱公府的其他几处院落,虽然霱公府如今咱进不去了,但通过东路建筑群的遗存,多少还是能感受出当年王府的规模。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