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理图》
北京在辽国时期被称为“南京”,《坠理图》的“坠”在古代又通“地”,我们也可以读作《地理图》。该图绘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地图详细描绘了辽五京和北宋四京等地区的情况。
我们先说辽五京,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国家,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是逐水草而居,在建立政权后,他们依旧保持着这种“秋水春山,四时捺钵”的生活习惯,为了让辽帝避暑御寒,同时便于外出游猎,辽建立了五个都城,辽帝在这五个都城转圈办公生活。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宁城)、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在这幅地图里北京被称为南京,这是相对于上京的位置而言。
《坠理图》局部
除此之外,北宋还有四京,北宋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熟知唐末藩镇割据的恶果,为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控制力的区域,设立四京: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河北邯郸)。大家都看过《水浒传》,青面兽杨志押送的生辰纲,就是从北京大名府出发的。是从河北邯郸出发的,不是从今天北京出发的。
这幅地图完成时,辽国已被金国所灭,辽南京城也变成了金中都,但图中没有反映出最新的时局变化。地图的主要用意就是提醒宋人不要忘记北边丢失的半壁江山。
本条记忆来自公众号“北京脉搏”,该公众号于 2018 年 6 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