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流
(1)温榆河
为朝阳区东北部边界河,属北运河水系。古名湿余水、温余水、澡余水、榆河等。源于昌平县军都山南麓,流经昌平县、顺义县、朝阳区至通县北关闸(闸以下称北运河)。温榆河于朝阳区北部入境,沿朝阳区界经黄港、孙河、金盏、楼梓庄4乡的北部和东部;沿途纳小清河、坝河。
温榆河是历史上重要的运粮河道,沿河设有粮仓,金盏村、辛堡村都曾设义仓贮粮。河上有苇沟、孙河、金盏等著名的渡口。1908年曾在孙河附近设京师自来水公司,其遗迹依然可寻。
温榆河河道弯曲、淤塞,加之年久失修,常泛滥成灾。1939年,因连降暴雨致两岸几十里一片汪洋。1949年后,在温榆河上游山区陆续修建六座中、小型水库,1963年后采取清淤、筑堤、裁弯取直、建护堤固沙林带等措施,使其增强了排洪泄洪能力。沿河四乡建起多处扬水站、引水渠,充分利用河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除此还辟旧河湾为养鱼场等。
(2)小清河
为温榆河支流,属北运河水系。源于海淀区碧云寺附近,因水流清澈而得“清河”一名,下游流经区域内称小清河。小清河穿过昌平路进入朝阳区境,经洼里、来广营乡北部和黄港乡的西北部,于沙子营以东汇入温榆河;沿途纳入羊坊水库、沈家村水库。
区域内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历史上灾害频繁。由于1951年、1952年两次治理不彻底而致灾害不断。1978年再次进行治理,裁弯取直改变河道,使河道缩短了4公里;挖深、拓宽河道,使其上口宽70.48米、底宽40米、深3.97米,增加了排洪能力;筑堤6公里,加固河床铺砌石块砖头3405米,建水闸2座,从而保护了河床。此工程解决了汛期的排洪、排涝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除此,沿河两岸营造的长9000米、宽24米、总面积达323.84亩的防护林带,对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3)北小河
为坝河一大支流,属北运河水系。源于大屯村西部,流经大屯、来广营、南皋、金盏、东坝五乡,于三岔河(村)西部汇入坝河。为自然排水河道。1949年前未治理过,河道淤塞狭窄,排水不畅,雨季常泛滥成灾。1950、1952、1957年先后进行了拓宽、清淤和加深河漕的治理工作,使河床上宽达44.2米、底宽10米、深5.6米,修筑河坝,河床砌砖加固13270米,又营造长3900米、宽14米的绿化林带。经过治理后的北小河基本解决了流域内的防洪排涝和农田灌溉问题。
1960年代以后,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了大量工业废水,致使河水严重污染。1990年亚运会之前,本市第一个利用生物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城市污水净化的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为此解决了北小河、尤其是亚运村地区的污水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4)坝河
系温榆河支流,属北运河水系。古为高梁河下游一支流。元代筑坝七处以通漕运,得名坝河。水源有两处:一为北护城河东端的单孔分洪闸.引出北护城之水;一为光熙门北里西侧的三孔启闭闸,引出北土城河之水。二水汇入坝河,流经太阳宫、将台、东坝、楼梓庄四乡和酒仙桥地区,于沙窝村东南汇入温榆河。沿途纳亮马河、北小河。
坝河历史上曾以漕运闻名。自唐、辽、金等朝代起就建堰坝通航漕运,并设置河官进行专门管理。元代郭守敬对坝河实地勘察后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造治理,扩大了坝河的漕运能力,同时又沿河建仓20余座以配合漕运用以储备。这一时期漕运最为繁荣。1418年沿河又建仓7座,贮存京城所需粮草及建材物资。清后期因水源不济、淤塞失修,丧失漕运能力。
坝河流域地势平缓、低洼,加之年久失修,近代灾害频繁。1950年7月17日的一场暴雨,沿岸受涝,粮食减产;1963年8月9日一场暴雨,决口18处,农田被淹,损失极大。1950至1957年间曾五次大规模治理,包括进行疏通、拓宽清淤、固堤等工程。今河道上宽61.4米、底宽25米、深6.1米,最大排洪量可达135立方米/秒,并建有拦河闸7座以利灌溉、排水、泄洪。随城市建设发展,沿岸建有著名的坝河小区和酒仙桥小区。
(5)亮马河
又名亮马桥沟。为坝河支流,属北运河水系。源于北护城河东端的亮马河引水闸,经东城区境内700米长的暗河道,流经朝阳区的三里屯、麦子店、酒仙桥三个街道办和将台、东风、东坝三乡,于西坝村(注意,不是西坝河)东汇入坝河。
亮马河为古老的河道,因在坝河以南,明代名南坝河。坝河、南坝河一带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明永乐年间皇家御马苑即建在坝河下游今朝阳农场一带,南坝河沿岸为放马场地。为此又将南坝河易名“晾马河”。亮马河是城区东北部的重要排水河道。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加之城市污水和工厂废水不断排入,致使严重污染。1981年开始对河道进行分期分批治理。首先,是清淤、疏通河道。有万人参加的义务劳动大军将过去流入河内的淤泥、悬浮物等全部清除运走。在此基础上砌筑混凝土护坡9353米,建水簸箕30处和各类涵闸16座,两岸铺设水泥步道10201米,并于南侧修筑亮马河南路。1984年冬季,朝阳区政府又组织五万劳动大军对亮马河进一步清淤疏挖,加固河道,遂修成现状。
(6) 通惠河
属北运河水系。金代为闸河之一段,元代名通惠河,明代称大通河,后恢复至今名。源于东便门南护城河之水,流经朝阳区的建外地区和高碑店、三间房、管庄三个乡,至通县卧虎桥汇入北运河。沿岸地势平坦,河道顺直。
通惠河为著名的古运粮河道。辽、金时期即用于漕运。元代漕运量增大,旧河道远不能适应需要。郭守敬曾奉命设计治理:引白浮泉水经瓮山泊(昆明湖前身)至积水潭向南注入运粮河道直达通州。河上建闸11处以起到“过舟止水”的作用。竣工后元世祖忽必烈赐名“通惠河”。明嘉靖七年(1528)吴仲受命再次进行治理,基本依照元代郭守敬自昌平白浮泉引水路线并广收北山、西山诸水,又截沙河和温榆河之水,使水势增大,从而恢复了元代旧观,也为清代进一步通航漕运奠定了基础。清康熙三十六年(1679)在庆丰闸以上修“新建闸”,利用旧有排水沟加以开浚通达东护城壕,并于朝阳门外东壕建造回龙闸,可使漕船溯航至东大桥下。乾隆年间又对通惠河上源疏浚改造,将瓮山泊改名昆明湖,增大湖容量,同时整修白浮堰水渠,改造积水潭,从而使通惠河增大水量更便于漕运;以后各个时期也都对通惠河作过疏浚治理。清末由于海运开始及铁路建成,致使漕运渐废。1950至1970年代间,虽曾多次治理,但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河内,造成河水严重污染。
1984年对高碑店水库上部河道进行疏挖、顺直以此扩大库容量、解决汛期蓄洪问题。鉴于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当时全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在通惠河及高碑店水库以南地区起建。该厂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达百万立方米,可使全市四分之一的城市污水得到完全处理,使通惠河、高碑店闸下游河水还清,使东郊几万亩农田的灌溉水质得到改善。此外,每天还将向高碑店发电厂提供13万吨冷却水,向东方化工厂提供6万至7万吨冷却水,日产沼气3万立方米。
(7) 萧太后河
凉水河支流,属北运河水系。以辽圣宗之母萧太后命河名。源于东南护城河,流经南磨房、十八里店、豆各庄、黑庄户四乡,在黑庄户东南入通县境内,于张家湾汇入凉水河。
萧太后河是辽代疏浚的蓟水漕运河道。辽据幽州,将蓟城改为南京(今广安门),当时所需粮草、物资皆由坝河--高梁河漕运至白莲潭(积水潭),再由陆路南运至城内。疏浚蓟水后漕运可直达南京城下,从而节省了时间及转运环节。至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金(蓟)河水量丰沛,足以浮航漕粮大船。元代之后,都城位置北移,这条漕运河道废弃为排水沟。
萧太后河因地势低洼、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不畅,每到雨季便泛滥成灾。1964至1973年间先后治理清淤。河道上段修建节制闸8座、桥涵16座、蓄水池2处。现依然是朝阳区东南部和南部的一条重要排水河道。
二、铁路
(1)京承铁路
西起北京站,东经东城、朝阳、通州、顺义、怀柔、密云6县区入河北省至承德站。取起止站地名各一字定路名。该路向东与锦承线、向北与承隆线接轨。朝阳区范围内,该铁路跨双井、管庄两街道办辖域和南磨房、高碑店、三间房、管庄四乡辖域。
该铁路为北京通往关外地区的铁路交通干线。原由京热铁路通县至古北口段和锦承铁路古北口至承德段组成,1938年建成通车。1949年前,怀柔经古北口至承德段被拆除,1955年选线重筑,改由怀柔经兴隆、上板城至承德,1959年建成。双桥至怀柔段已于1960年建成双线。中途设北京东、双桥、通西、张辛、顺义、牛栏山、庙城、怀柔、统军庄、密云、六道河子、静苇塘、兴隆、鹰手营子、潘家店、新杖子、上板城等28个车站。
通过朝阳区的路段自西向东与建国门南大街、东三环中路、西大望路、高碑店路、双桥路、双桥东路相交。
(2)京包铁路
始于北京站,经朝阳区西部、中部绕至西北部进入河北省、越山西省至内蒙古包头市。用起止站地名各一字命路名。在朝阳区内,跨双井、八里庄两街道办辖域和南磨房、高碑店、东风、将台、南皋、来广营六乡辖境。
该铁路是我国北部东西向铁路交通干线。由原京张铁路向西接建,1905至1922年分段建成。初名京绥铁路,1928年改名平绥铁路,1949年后更为今名。该路西接包兰铁路、东与京承、京秦、通坨铁路接轨,往南依次与京山——京沪(在四惠东)、京广线(在东便门东)相连,中与同蒲、集二铁路相交。
该铁路北京至张家口段,原称京张铁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自行勘测、设计和负责施工的铁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因主持这一工程而名垂史册。京包铁路中途设有北京东、星火、望京、黄土店、昌平、南口、居庸关、青龙桥、康庄、怀来、宣化、张家口、大同、集宁、呼和浩特等74个车站。
京包铁路西支线(西二旗至广安门)的广安门站至北京北站(原西直门站)段,因影响北京市内交通,于1968年拆除。
(3)京秦铁路
西起北京市双桥辅助编组站,经通县入河北省,经三河、丰润、滦县、昌黎至秦皇岛东站。以北京的“京”字和终点站名的首字得路名。该路与京山(北京至山海关)铁路在秦皇岛站交会,为京山铁路的分流线。
朝阳区范围内,该铁路跨管庄街道办辖域和管庄乡辖域。1984年建成通车,1985年完成电气化工程。自双桥至通县利用京承铁路线,通县至唐山市滦县(滦州)狼窝铺村利用原有通坨铁路增建第二线,狼窝铺向东至秦皇岛东站系新建双线。
该路为北京至秦皇岛港口的第二条通路,是晋煤外运的主要交通之一。它不仅缓解了京山铁路运输的压力,还缩短北京至山海关货运距离60多公里、客运距离100多公里,还有助于北京市东部地区的物资集散。
中途设有通西、燕郊、三河县、蓟县南、玉田县、狼窝铺、坨子头、滦县、昌黎、北戴河等37个车站。经过朝阳区内与双桥路、双桥东路相交。
(4)京坨铁路
西起北京站,经东城、朝阳、通州3区县入河北省,再经大厂、三河、蓟县、玉田、丰润各县,东至坨子头站与京山线接轨。取起、止站名各一字组成路名。朝阳区内,跨双井、管庄两街道办辖域和南磨房、高碑店、三间房、管庄四乡辖域。
该路横贯京东平原和冀东平原,为京山线的分流铁路,它缩短了关内外客、货运的距离。通县西站以西为京承线路段,以东路段始建于1969年,1975年建成通车。1980年代初自通县至狼窝铺,利用原线增建第二线,狼窝铺以东新建双线并于1985年完成电气化工程,使该路成为京秦电气化铁路西段和中段的组成路段。
全线设有北京东、双桥、通县西、通县、燕郊、大厂县、三河县、蓟县南、玉田县、丰润、狼窝铺、咎各庄等31个车站。通过朝阳区的路段自西向东与建国门南大街、西大望路、高碑店路、双桥路、双桥东路相交。
(5)双丰铁路
东起双桥辅助编组站,西至丰台西编组站。以起止站名的首字组成路名。又因该路环绕北京市区东南郊,故又名东南环铁路。经朝阳、丰台两区和大兴县境。朝阳区范围内,跨管庄、垡头两街道办辖域和高碑店、南磨房、十八里店、小红门四乡辖域。
1959年建成通车,1972年建成双线,1984年完成电气工程。该路西与丰沙铁路相接(是丰沙铁路与京秦铁路的连接线),为京包铁路东支(西二旗到星火到四惠东)的南延。另外还承担首都东南郊物资的运输和集散任务。
中途设有百子湾、小红门、公益庄(今名大红门)、榆树庄等车站。在朝阳区内与双桥路、高碑店路、广渠路、王四营路、化工路、大羊坊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小红门路相交。
(6)望和铁路
北起望京站,南至和平里站。以起止站名的首字组成路名。全长10.8公里。跨来广营、太阳宫两乡和香河园街道办辖域。1969年建成通车。该路为北京铁路枢纽东北环铁路的组成路段,是京包铁路东支(西二旗到星火到四惠东)的一条单线支线,南端设站台。
主要承运北京东北郊的大宗和零担货物,并与终端附近北京造纸一厂的专用铁路线接轨。该路除起止站外无中途站。沿线与来广营东路、来广营西路、北四环东路、太阳宫路、北三环东路、青年沟路、和平里北街、西坝河南路相交。
(7)北京东站
位于深沟村西南侧。北邻通惠河,南靠百子湾路。原站始建于1942年,当时为货运站,初称北京东郊东站。1988年于西侧扩建为以货运为主的客、货运综合站,按照北京地区铁路枢纽各车站的布局,据其地理位置居东,故易站名为北京东站。
站台位于铁路线北侧,呈东西走向。建有候车室、基本站台、旅客站台、旅客通行地道、有装卸机械车辆设备的断面站台,设有货位众多的大型货场,附设19条工厂、仓库专用铁路线,并有龙门吊车、机械装卸设备等设施。
该站为京承铁路、京包铁路中间站之一。西行直抵北京站,东行经双桥站可通京秦线、京承线、京坨线。其联路线折向北部与京包线上的星火车站相接,折向南与东南环铁路上的百子湾站相通。1992年,日发货量35万吨,日到站货物160万吨,为北京东部地区的主要货物集散站。
(8)双桥站
为客货运站和辅助编组站。其中客、货运站位于双桥路两侧,北邻东柳巷,南靠双桥路西里;辅助编组站位于双桥路以东、双桥东路以西地域。
原站始建于1902年。1985年扩建为辅助编组站。站台位于铁路线南侧,呈东西走向。因居双桥地区,故名。建有基本站台、旅客站台、候车室、旅客通行地道、货场、仓库、站前广场、龙门吊车等装卸机械及机车整备、车辆检修等站区设施。
该站处京承线咽喉路段,是其区间站之一,又是京秦铁路的起点站。由该站东行除京承线外,还有京秦电气化铁路和京坨铁路;西行除直达北京东站、北京站外,折向北与京包铁路沟通;折向南与东南环铁路接轨,经丰西站(加东侧丰台站)与京山——京沪、京广、京原、丰沙线沟通。
该站主要承担京承、京秦、京坨各线区段及北京铁路枢纽内各专用铁路线的运转货物列车的调度、解体、编组作业,为北京地区内第二大编组车站和货物集散中心。
(9)星火站
位于朝阳区中部东风乡境内。东北靠将台洼村,西南邻辛庄。因居原星火公社境内,故名。站台呈南北走向。建于1968年。是东北环铁路线和京包线上的中间作业货运站。建有基本站台、货物线、货场、仓库及装卸机械等站区设施。
有通往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各大工厂的多条专用铁路线。由该站北行与铁道部环行铁路试验场接轨,经望京站与望和线、京包线沟通。南行经百子湾站与东南环铁路线、丰沙线沟通;南行折向西经北京东站直抵北京站;南行折向东与京承线、京秦线、京坨线沟通。
(10) 望京站
位于朝阳区北部 来广营乡境内。东北邻近善各庄,西距来广营乡政府驻地1.4公里。以该站东南的大望京村名定站名。1968年建站,站台和铁路线呈西北、东南走向。是东北铁路环线和京包铁路线区段上的中间作业小站。设有基本站台、少量货位的货场及较小库容量的库房。
由该站折向南与铁道部环行铁路试验场相接,再向南与星火车站相通。西北行与望和铁路线接轨通往和平里站,再向西北通往昌平县境的黄土店站。
本条记忆来自公众号“北京脉搏”,该公众号于 2018 年 6 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
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