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北极阁三条二十二号院记录

上传时间:2018-07-20 09:48:05

生成地点:北极阁三条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北极阁三条二十二号院记录


        过了北极阁三条协医院建筑群继续往东走,快到东口的地方沿胡同就能看见很明显的一栋洋房。起初我以为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后来走几圈儿发现找不到入口,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北极阁三条22号。


       这个院子我原来来过,当时是被院门上的几个文革时期的口号给吸引了。而且这个院子的院门内外结构不一样,这在北京胡同院落建筑上还比较少见。当时进院儿只发现了一座寺庙式的建筑,围着拍了几张照片。因为院内后建房屋很多,没有发现有路能通往小洋楼。当我再次迁往此院的时候,继续往里走,原来在错综复杂的平房中间有小路,可以直接到楼下。


       这座院落的建筑结构非常奇特,院内有中国传统寺庙式建筑,同时还有西式洋楼,这完全是两种不搭的建筑。后来经过走访,得知此院其实最早为两座院落。22号最早为缘庆、恒吉禅林,是一座传统的寺院。而洋楼建于民国时期,大门最早开在北极阁二条。后来经过多年的演变,二条正门给封死改成了民居,两院打通,全部从北极阁三条22号进出。


      由于这是两座院落拼凑出来的大院,所以有关它的历史也是我拍胡同以来得到说法最多的。起初有人说这里是陆宗舆的宅邸,也有人说是吴佩孚的外宅。后来查资料,说这里以前是日军的一个俱乐部。最近我得到的消息是这里以前是给皇上养马的地方,谁知道紧接着就有人跟我说这里以前是个茶庄老板的宅子。我彻底是晕了,没想到这么一个院儿有这么多说法,而且都来自院内居民。


      这两座民国时期的小洋楼其实还是挺有味道的,其中北楼为砖木结构,二层,双坡顶,外立面西式方砖柱,门楼上方嵌有彩色玻璃。南楼平面呈T字形,结构形质和北楼近似。听居民说,原来院内有假山、花坛和舞池,但如今仅剩一点儿假山残迹,其他都没了。目前我知道最为准确的消息是,这里在1949年以后成为了朝阳医院的宿舍,后来逐渐沦为了大杂院。


      2014年7月22日,南楼一间房曾经发生过火灾,据说是住户因用火不当引发的,当时有个年轻人为逃离火海直接从楼上跳下来了。目前火灾现场依旧还保留着,南楼北出口已经封堵,不允许再上楼了,南面有部分房间还有人居住。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