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大耳胡同婺源会馆记录

上传时间:2018-06-27 15:26:58

生成地点:大耳胡同婺源会馆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大耳胡同婺源会馆记录


大耳胡同位于前门西河沿街南侧,东起大宏巷,西到延寿街,胡同口路北有岔道儿可以通西河沿街。当年从这条岔道儿出去正对着的就是义利食品厂在西河沿的门市部,那会儿来买东西基本都从这条路走。而且这个岔道儿还有一家小饭馆,挂着牛肉汤面的牌子,得有好多年了,一直说抽时间去吃一次,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面,可直到搬离南城也没机会去一次。
    大耳胡同在清朝乾隆的时候称大儿胡同,到了清末改称大耳,并一直沿用至今。1965年北京整顿街巷地名的时候,把西口的五斗斋并入,而这个五斗斋,就是我所说的那个通西河沿的岔道儿。
    这条胡同因位于前门外地区,所以历史上多会馆寺庙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先生最早也住在这条胡同。胡同内6号,是江西婺源会馆所在地,也是目前胡同里唯一挂了文保牌子的会馆院落。据《宣南鸿雪图志》载,婺源会馆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在石猴街路西,大耳胡同的会馆建成后,取名婺源新馆。新馆为嘉庆年间程纫兰,程众钊等人筹资兴建。馆内墙上嵌有嘉庆、道光年间石碑8块,不过目前这些石碑都被掩盖在杂物和后建的房屋中。
    婺源属于古徽州六县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前几年我听从婺源玩儿回来的同事说,那里有好多职业画家和摄影师,有不少人都就近在村子里租房,一租就一个月,每天就是画画,生活的很安逸。所以婺源也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但一直就没几乎,所以也就在北京走访走访婺源会馆。
    如今婺源会馆旧址已成大杂院,虽然目前依旧保留当年会馆的格局,但内部房屋大多已经发生改变,主要就是后建的房屋太多,让馆内空间显得很拥挤。再加上如今居住在此的租户很多,大部分都是做买卖的,对馆舍的保护也不得当,使会馆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