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
昨儿简单说了说京奉铁路的一个信号所旧址,还有一小段儿当年的铁轨遗存。京奉铁路最初为1877年英商在唐山开办开平煤矿公司。为了把开平煤矿的煤运出去,开平煤矿公司计划修建一条从开平矿区直达北塘河口的铁路。
清朝政府最担心的是“机车行驶震坏东陵,喷烟伤害禾稼”。李鸿章等人多方努力,许诺将以骡马拖载车厢在轨道上行驶,从而终于得以允许在开平矿区与胥各庄之间,修筑一条轻便铁路,这条铁路也因此被称为马车铁路。唐胥铁路在1880年冬季开始铺轨,于1881年夏初完成。这段9.7公里长的铁路是京奉铁路的第一段,也是京奉铁路的开端。
1890年3月31日,光绪帝谕,东三省兴办铁路,将津唐铁路展筑至山海关外,过锦州、新民、至盛京达吉林,再经宁古塔、珲春至图们江中俄交界修筑关东铁路,并从盛京建一条支线到营口。然而,关内、关外两段铁路才修了200来公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关东铁路被迫停工。战后,关东铁路改名为关内外铁路。
从1899到1907年,关内外铁路自北京永定门车站至沈阳皇姑屯车站,全长839.2公里,全线通车,改称京奉铁路。此时的终点站奉天城站地处皇姑屯位于奉天城外,离奉天城根还有3.9公里。
到1911年底京奉铁路全线真正贯通之时,清廷已经灭亡。民国时期京奉铁路仍为国有,民国初期隶属交通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隶属铁道部。1921年一直修到1930年3月19日,中国设计师杨廷宝主持设计的北宁铁路终点站落成,称辽宁总站。至此,京奉铁路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京奉铁路在北京城最重要的一个站,就是位于前门楼子东侧的正阳门东火车站。该站自清朝末年至20世纪中期一直是北京最大的火车站。1912、1924年孙中山曾两次抵京,均于正阳门东车站下车。1937年后,先后易名为前门站、北平东站、北京站。
正阳门东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由英国人修建,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并启用。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车站北面临近东交民巷,南面是是前门商业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车站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车站建筑为欧式风格,地下2层,地上3层。站内有站台3座,长度约377米,其中2座有风雨棚。到发线7条,有效长度为340至430米。车站东的原北城墙上凿有城门,通向东交民巷使馆区,俗称“水关”。车站西端设候车室,普通候车室位于大楼内,一、二等候车室则另有候车厅,候车厅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
1958年新的北京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后,正阳门东车站于1959年停用。20世纪60年代改造成铁道部科技馆。后来,归属北京铁路局改建成北京铁路职工俱乐部、北京铁路文化宫,候车室改造成剧场。 20世纪70年代,为修建地铁让路,以钟楼为中心作了“镜面对称平移”。钟楼的位置原本是在车站的右侧,改建时,钟楼左侧的部分建筑被拆除,并在钟楼右侧重建,只有钟楼以北西墙和北墙西边一段真正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和砖墙,其余的墙体是改造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外观仍保存了历史原貌。20世纪90年代改建成前门老火车站商城。
如今老车站商城于2010年改建成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是中国国家级专业铁路博物馆。和东郊馆、詹天佑纪念馆一起隶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门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