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沿岸紫竹院行宫记录
紫竹院行宫和紫竹禅院紧邻,位于西侧,是长河沿岸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之一。行宫修建于清乾隆十六年,用来承办帝后水路出游换船事宜。当时的行宫比现存的面积要大,包括有三处湖泡,75间房屋,6座亭,37间游廊,4座平桥,两座码头和一座船坞。紫竹院从单一的寺院功能转变成为皇室提供换船、休息、娱乐、礼佛等多种功能。
清光绪十一年,重修紫竹院行宫,不过仅过了5年,1900年闹八国联军的时候,行宫连同紫竹禅院一并遭到洗劫,院落损坏严重。民国期间,行宫作为皇家财产数度被出租、转赠、占用。
2010年11月在前期考古挖掘的基础上,行宫修复工程正式动工,于2012年8月竣工。修复后的紫竹院行宫总面积10000平方米,由行宫和禅院两组院落组成,主要建筑有:报恩楼、前厅、东西倒座房、游廊等。园内两株一级古树银杏树为明代间所植,主干曾遭雷击受损,促进了蘖枝生长,形成了独木成林得景观。
行宫呈东西对称格局。中轴线的最南端为大门,中部为前殿,北端为报恩楼,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各建有两间妃子房。一字形砖砌影壁则为添建。相传当年慈禧皇太后在前往万寿寺拈香礼佛之前要在报恩楼梳妆及用早膳,因而报恩楼又俗称“慈禧梳妆楼”。
紫竹院公园免费,但行宫和紫竹禅院需要花10块钱,里面虽然是复建的,但基本上还算古香古色的,里面也挺清净,是个休闲拍照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