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京华人物丨流水斜阳张次溪

上传时间:2018-11-19 16:47:05

生成地点:南锣鼓巷(地铁站)

贡献者: 北京脉搏

标签

地图展示

京华人物丨流水斜阳张次溪

张次溪(1909-1968),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北京史地民俗专家。

醉心掌故走笔京华

北京民俗界的人都知道“京华掌故首金张”,就是说谈到老北京的掌故文化首推“金张”二位先生,金为金受申,张为张次溪。

张次溪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人民首都的天桥》一书。老北京的天桥一向被视为鱼龙混杂之地,是民间艺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市井文化发祥地。所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和百样吃食”。张恨水的《啼笑因缘》、老舍的《龙须沟》都以天桥地区的故事为背景。

和这些艺术化的小说不同,张次溪以一个历史学家、方志学家的眼光如何看待天桥这块民俗文化的瑰宝,当另有一番值得玩味之处。他在自序中说“一共写了三十万言,因为排印纸张等费用太巨,不得已把一些材料缩减,如叙述各类杂耍中的情景和天桥各摊贩的事情,未能尽量说全,是一件最遗憾的事。”

有意思的是,各个章节的文字留有不同时代的烙印。世俗的风物最可观察“市民社会”的变迁。看家细细品之,不难体味到书页间泛出几许“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

据说张家先祖乃明末殉节的东莞人文烈公张家玉。张次溪的父亲张伯桢为康南海弟子,平生喜好搜集北平史籍。张次溪少时随父宦游北平,颇慕京城庙宇建筑之辉煌,对民间的皮簧戏尤为赞美。于是子承父志,多年从事北京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从琉璃厂、隆福寺的各家书店,到散布大街小巷的旧书摊,他几乎是无人不识的老主顾。

张次溪做民俗学问,细枝末节在他看来往往是闪亮之处。他曾辑有一本《勤行人语》,是其历年搜集的饭馆里跑堂人应对、说话的精彩片段,一共有三百多段四万多字的手抄本。报人吴宗祜曾借来,打算在他主编的《三六九》杂志上发表,仅仅登了十段就中辍了。后来齐如山在台湾饭馆里,望着张牙舞爪的堂倌,颇为思念张次溪的这本小册子。

1913年,四岁的张次溪随母赴京投奔在民国司法部任职的父亲,住在北京宣武门外烂缦胡同东莞会馆,五十九岁病逝于东莞会馆。他被北京城的绚烂多姿吸引,留下来驻足观看,走进市井人家寻访探究,为“豆汁儿、胡同、杂耍、京戏”著书立传。

对于已离我们渐远的“老北京”,从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上讲,张次溪功勋卓著。一位学者真正深爱着他所研究的对象,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无疑会为他的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位官宦子弟、主流文人,能够放下身段,深入社会底层,探研那些“街面文化”,亦是不可多得的。

将袁督师庙捐给国家

张次溪幼年的住所位于北京左安门广东新义园内,此地原为民族英雄袁崇焕挥师进京时的指挥部驻地。1917年,在其父张伯桢的捐助下,康有为等人将该居所改建为袁督师庙,亦称袁祠;1952年,张次溪将其父修建的北京龙潭湖“袁督师庙”捐赠给国家,成为今天北京龙潭湖公园东湖畔的一个别致景观。

1957年,张因脑溢血致半身不遂,养疴在家。翌年8月,将私宅“张园”十三间半房屋全部捐献给国家。卧病期间,他先后为广东省博物馆、北京文物管理局撰写地方文史著作多种。感怀故土,撰有《莞乡烟水录》。

如今的旧址,历经近百年的变迁,已经难寻张次溪一家居住时的光景;不过作为袁督师庙,却始终有专人负责整修,保存完好,一色青砖灰瓦,难得的几分清幽,几分肃静。其实细算起来,袁督师庙并非古迹,建筑属民国时期遗留,在不熟历史的游人看来,这里不过是繁杂公园里一个寂静的所在。

袁督师庙的庙堂并不大,仅是一米高台上的三间砖式结构平房,坐西朝东。正门上方有康有为的手书“袁督师庙”几个题字,庙内则主要是袁崇焕画像、遗诗以及康有为等人部分手迹的石刻。在庙室的偏房,是张伯桢为纪念其亡妻亡子而建立的“家祠”。其中,袁督师八首遗诗、康有为所撰《袁督师庙记》、张伯桢所撰《佘义士墓志铭》等石刻,清晰可辨,另一组附有文字说明的版画,大致为参观者讲述了袁崇焕的个人生平。

今天被视为民族英雄的袁崇焕,当年的死却是明王朝最大“冤案”之一。1629年,可怜古稀高龄的袁崇焕在京城百姓的唾骂声和身遭凌迟的痛苦中,悲惨离世。285年之后的民国初期,中国又逢乱世,张伯桢为这位广东同乡捐资建庙,除了缅怀之外,也应该是想激励出国人更多的爱国、救国热情。


    本条记忆来自公众号“北京脉搏”,该公众号于2018年6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经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

微信图片_20181024161803.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