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百顺胡同程长庚旧居

上传时间:2018-06-19 10:55:36

生成地点:百顺胡同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百顺胡同程长庚旧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八大胡同那肯定就是妓院,这一点没错,这里确实是过去北京城的烟花柳巷之地,甭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富甲豪绅,哪怕就是个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是男的,估计十有八九都想着往这儿跑。其实八大胡同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京剧的摇篮。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全部落脚八大胡同中,四大班子的台柱子也都生活在八大胡同中。其中百顺胡同名角最多,也是目前北京城着力打造的京剧文化胡同之一。除了京剧,各地唱腔戏目也在八大胡同中生存过,其中有部分戏班子依附于妓院生存,也就是俗称的堂子戏。先前介绍过“老生三杰”的余三胜和张二奎故居,这两人都居住在石头胡同。而三杰的最后一位,程长庚则居住在百顺胡同。

程长庚,名椿,谱名程闻檄,艺名闻翰,字玉山,号荣椿,乳名长庚。是清朝同治、光绪时期技艺非凡、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曾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画谱。他曾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曾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他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为京剧第一代演员的三位老生杰出人才之一。虽然他比余三胜和张二奎成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名列“三鼎甲”之首,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程长庚清嘉庆十六年农历辛未十月初七日出生于潜山县王河镇程家井,祖居安徽怀宁石牌镇。为程氏51代裔孙。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随父北上入京,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

程长庚出科于徽班,自然他所学的同样具有徽班演员的特点,那就是文武昆乱不挡,十门角色都能拿起来。由于他有这样扎实的根底,所以能演剧目十分丰富,不仅老生本工的正副角色,他都会,而且武生戏、净角戏也都能演。即以他的靠把戏来说,五种颜色靠戏的角色,他都能演。他的唱腔脱胎于“徽调”,取法于楚调,兼收昆曲、山陕梆子诸腔之长,溶汇为“皮黄调”,却以徽音为主。当时称徽派。倦游逸叟在《梨园旧话》中说他“乱弹唱乙字调,穿云裂石,余音绕梁而高亢之中又别具沉雄之致”。他的嗓音内行话叫“脑后音”,他讲求字正腔圆,不事花哨,直腔直调,沉雄爽朗。他的唱和念法,是柔寓于刚;发声吐字,安徽的乡音土味较浓。

程长庚入京后曾居住在石头胡同,后居于百顺胡同,成名后其寓所名为“四箴堂”。这也是他的“堂号”,他的堂号代表了他本人。据说当年他演出时的戏报就写“四箴堂”,不写他的名字。 “四箴堂”旧址是如今的百顺胡同34号和36号。其中34号是一座两进院落,比较规矩,进入院门后又影壁,两侧通行。而36号从原格局上看,应该没有院子,进去就是屋子,面积挺大的,很有可能是程长庚当年练功场地。不过现在的36号非常拥挤,里面都是后加该的隔断,有点儿跟群租房一样。36号后身儿就是纪晓岚故居。

程长庚一生多演出忠义节烈爱国内容的戏,多扮伍子胥、岳飞、鲁肃、祢衡等气节人物,曾因英法联军入侵而口吐鲜血。由于认为诸葛亮空城计有失他的风格,所以从不演《空城计》,认为反二黄太过于悲凉,所以也不唱反二黄。程长庚改革剧场陋习,比如站台、养娃娃并且不让在演出时叫好,也不让吸烟,否则停止演出。净化了舞台风气。

1880年,即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亥时,程长庚去世,葬于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其墓目前已无从查询。妻室庄氏无后嗣,收养两侄,一名程章圃为养子,一名程章瑚为从子。仅章圃入梨园,工鼓扳。其妻室茹氏生有二子一女,仅长子程章遵从艺,幼入李铁拐斜街的小荣椿科班,排名春德、与杨小楼同科,即清末民初著名小生程继先,为俞振飞、叶盛兰之师。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本条记忆来自贡献者“南城老李1979”,该贡献者于2018年6月入驻本项目平台,参与记忆贡献,现已成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