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禅林旧址
就目前而言,崇文区胡同保留地仅剩四块。其中前门外是一片主要区域,包括珠市口东大街南北两侧。另外两块地方是崇文外大街南段东西两侧。虽然目前这四块地方都遭到严重破坏,并还在伴随着拆迁,不过对于崇文其他地方来说,这里还能找到一些曾经的历史。
在两广坐57路,过了前门大街进入崇文地界儿,沿途两侧几乎都是门面底商,要么就是商场购物中心。几乎看不到一点儿过去的影子。不过只要下车往沿街的楼后转悠,就能找到过去的那些老胡同,感受到老崇文区的人文风貌。
在老崇文的这片区域里,水道子是一个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地名。小时候住河泊厂的时候,从胡同里钻出来坐23路,那站就叫水道子。过去没有祈年大街,想去天坛就从水道子胡同钻到东晓市街,完后走西园子四巷过去。所以我对那一片区域的胡同,还多少有些印象。
今儿要说的清华街就是在这片胡同中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以前钻胡同去天坛必过的一条街。当我第一次听说清华街这个地名的时候,以为这里和清华大学有什么关系,总觉得是不是清华大学南城分校跟这边。后来经过查阅资料和走访居民才知道,清华街的由来和一座寺有关。
清华街原来的格局是东起瓷器口大街,西到鲁班胡同。2000年扩建两广路和修建祈年大街的时候,将清华街截断,并拆除了路北的一些支岔。如今的清华街是一条死胡同,西头完全被堵死。
清华街成街于明代,明宣德七年修建有清化寺。据《宸垣识略》载:“清化寺,在正东坊,三里河阳。明宣德壬子,奉圣夫人东安里王妙秀,命其弟义勇后卫百户荣,以赐金买保安寺基,即蔬圃为寺,今存。其街即以寺得名。”
清华街在清朝的时候称清化寺街,1965年整顿北京街巷地名的时候将清化寺街、明因寺街、椅子圈胡同、幸福胡同、北水道子、山佑夹道合并,统称清华街。
既然清华街因清化寺而得名,那这里肯定有清化寺旧址。在地铁5号线瓷器口站西南口出来就看见街边儿的万商汇淘宝城。从淘宝城后身儿进去是一片平房区,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到一座古寺风格的建筑。这里看到的只不过是清化寺的后身儿,正门就在清华街7号。
目前的清华街7号已经没有院门儿了,就是一条巷子。不过这个七号里面很深,大院套小院的,清化寺旧址就在最深处。由于目前这里已经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再加上寺内年久失修,原居住在寺内的居民都已经搬迁走了,寺门被上了锁,已经无法近身观察了。
在门口挂的文保牌子上,清化寺标注的是清华禅林,一个“化”和“华”的区分。我是以文保单位挂牌的字为标准编辑的图片,和西兴隆街的崇贞观遇到的情况一样。
7号院目前居住的居民也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租户,本地居民很少。由于寺内无法进入,我只能沿着寺外拍一些照片。其中拍的最清楚的还是在万商汇后面,寺墙触手可得。
清化寺算崇文区历史比较悠久的一座古寺,对北京佛教历史研究有着很深的价值。对于一座已经抢救回来的古寺,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维护,争取能在改动不大的基础上翻新,千万别拆了重建,那就不算保护了,就是蒙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