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揭秘单田芳是怎么背书的,传统书目有上百,每说一部要从零背起吗

上传时间:2019-02-15 22:50:46

生成地点:棉花胡同

贡献者: 陈伟

标签

地图展示

            揭秘单田芳是怎么背书的,传统书目有上百,每说一部要从零背起吗

      老前辈说;“演员的嗓音没有好坏,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爱人音儿’”。所谓“爱人音儿”,就是指一个人音色中独有的“磁性”,一张嘴,就会把观众的耳朵“拎”起来,并有很强的辨识度。评书大家连阔如靠充沛的丹田之力,发音豪气凌云,声如裂帛。刘兰芳先生利用唱大鼓的“竖嗓”找到了自己的声色。

      磁性嗓音源于焦虑

      单田芳先生的声带有炎症,动过三次手术。据说他年轻时嗓子高亢嘹亮,全团的男演员站在山峰上“喊山打远”,他是第一名。至于为何后来变得沙哑了,我猜想,一来是精神上的折磨,二来是他每日大量吸烟。

      酗烟的人,大多是因为精神焦虑,燃上一支,喷云吐雾,内心就会得几分平静。单田芳先生自60年代,被冤屈之后,有十几年是在紧张忧虑中度过的。他说;“一来运动我就担心,啥运动?会不会又牵扯到我?”结果,每一次都没躲开。

        在团里的批斗大会上遭受毒打,之后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一面忍受着屈辱,一面拼命劳动,在干活的时候,脑子里背书,把以前学过的书反复默诵。所以等到1979年他再度登台时,书词还能如十几年前一般,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浩劫是艺术分水岭

       单田芳先生是评书艺术家,我认为,浩劫之后是他的人生洗脸,也是对艺术理解的升华。

       之前单先生所表演的,是没有唱的西河大鼓书。西河大鼓、评书、单口相声,是三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西河大鼓的“说”,有它的韵律,并且只是叙事,没有评点。

       评书是夹叙夹议,甚至在一百多年前,艺人会强调“七分说,三分演”,相对弱化表演的成分。单口相声,原本的架构是以抖包袱为目的,注重表演人物,会增加喜剧效果。

       单先生的“书母子”

       艺人把最早开蒙学的书,叫“母子”,这套书会给你的一生打下烙印。单田芳先生出生在曲艺世家,他在书场里长大,在未从艺之前,就已经听会了不少书。到学校里,就给同学“瞎白活”,大家还都被他“唬”住了。这可能也成为他日后作为职业评书演员的信心基础。

       因受家庭熏陶,单先生的‘书母子’应不只一个。袍带书类----《隋唐演义》《明英烈》;短打书类----《三侠剑》《雍正剑侠图》注;《雍》书单先生砍掉其中不少枝杈,以童林作为“书领”,使故事线索更为清晰,故更名《童林传》,在单先生以前,应该没有《童林传》这个书名。

        传统书目有上百部,每说一部都要从零开始吗?

       那还不把人累死?这里就有了书母子的作用,许多人物是脸谱化的,你学会了一个,其他书里类似的人物,换个名字,就可以往上套,这样就省劲儿多了。如单先生说;“明朝的胡大海,就是唐朝的程咬金!”

       但评书仅满足于这样套来套去,岂不是太枯燥了?说新书,树立新的人物,既是挑战,也是兴趣。

       对传统内容的再造,让评书更有看头儿

       单先生的新书,我最喜欢的还是《乱世枭雄》,其中张作霖这个人物尤其出色。他是绿林好汉,身高只有一米五七,但“一双虎眼,机警过人”。这样的人物,是老书里面没有的。单先生生长在东北,自幼便听过不少张家父子的传说,他在结合史料,与自己的想象,增加如“田小凤”这样虚构的人物,使情节忽刚忽柔,张弛有致,如同关东版的《教父》。

        八、九十年代,单先生的书中加入了更多评议的成分。他登上荧屏后,有时在叙事前先来段定场诗,然后再戏谑地逐句评讲一番。电视评书,每段大多一刻钟,他仍要挤出时间来这样做,大概是想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见识下书场的传统。

       单先生说书节奏很慢,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勾勒每个情节,都让人觉得如在眼前,入木三分。他雕琢的每个人物,都“接地气儿”。即便是英雄,也并非高不可攀,进而觉得可爱。

     “白眉老西儿徐良,走着走着,觉着小肚子涨得慌,想尿尿。那位说徐良不侠客吗?侠客还有尿?徐良是侠客,但首先是个人呐,所以屎、尿、屁俱全。”

       这段小小评论,令人捧腹,却有深入浅出的道理。评书在上个世纪先走入电台,而后登上荧屏。一段书的时间越来越短,要求评论“一针见血”,而又通俗易懂。拥有这样的本领,需要生活的磨砺。

       单田芳先生的自传《言归正传》,少年成名,与晚年壮志得酬,所占的篇幅很短。大部分在写,他随父母躲避战乱,颠沛流离。后来被整挨斗,下放到杜达莲泡村的艰难岁月,以及逃亡期间,卖水泡花时提心吊胆的日子。人熬过了所有该经历的痛苦,才会有豁达的心胸来谈笑古今!


       本文原作者为祝兆良,已授权陈伟进行内容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