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长河沿岸万寿寺建筑群

上传时间:2018-07-11 17:04:49

生成地点:万寿寺

贡献者: 南城老李1979

标签

地图展示

长河沿岸万寿寺建筑群


      坐300路和特8路过西三环的时候,有一站叫万寿寺,因为很少往西三环转悠,所以从来没有在这个站下过车。去年因为听说单位要搬离四季青,所以想趁着还在西边儿的时候把周边的古迹都游走游走,以后要真搬走了,恐怕来西边儿的机会也不多了。


      万寿寺位于西三环紫竹桥北,长河沿岸。有关万寿寺的创建时期,目前有两个版本,其中认可比较多的,是建于明朝。而有关建于唐代的说法不知是从什么地方说起的,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论证。


       万寿寺于万历五年,有皇帝之母母慈圣李太后出资,司礼监冯保督建而成。原称聚瑟寺,后改名万寿寺,成为皇家寺庙。主要用做藏经卷,后经板、经卷移至番经厂和汉经厂,万寿寺便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清朝时又经几次重修扩建,西路于乾隆朝时改为行宫,遂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重寺。清乾隆十六年和二十六年,清高宗弘历曾两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清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重修万寿寺行宫,在西跨院增修了千佛阁和梳妆楼,形成最后格局。当年,慈禧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1934年前后,万寿寺的前部曾辟为东北难民子弟学校。1985年,中路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


      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极其宏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占地三万余平方米。寺内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大禅堂后建有三座假山,象征普陀、峨眉、清凉三山,假山上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殿,山后为御碑亭。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即僧人生活区。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


      如今万寿寺开放区域为中路建筑群,但最后的无量佛殿属于办公区域,并未对外开放,如果赶巧了碰上开门,可以混进去看看。西路行宫目前被单位占用,万寿寺山门西侧有一广亮大门为正门,但一般不开,在西三环辅路另开一门,用于车辆出入,门口安保措施比较严格。在无量佛殿前的大院中西侧有一道门,内有门禁,无法进入西院,但能从外墙看到里面的亭子和游廊结构。西院有四组院落组成,具体什么单位占用,不得而知。


       东路建筑群原为方丈院,前部有大斋堂、大厨房等,但早已沦为大杂院,院内一片狼藉。最后的独院保存相对完整,能看出曾经的痕迹。


       万寿寺参观的门票价格是20元,但周三免费,但需要凭身份证登记。一般去万寿寺游玩建议在秋季,尤其院内银杏黄了的时候,非常漂亮。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