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老舍书信里的端午节

上传时间:2018-10-17 16:53:49

生成地点:潘家园南里

贡献者: 多曙斋

标签

地图展示

老舍书信里的端午节

        不久前,一封老舍先生写于抗战期间的书信被重新发现,里面涉及了端午节的话题,不妨就此谈一谈。


书信很短,兹录如下:


铁声、伯吹兄:


      端阳日午十二时,祈来吃饺子。北方侉子不会作菜,饺子佐酒,差足以代角黍耳。勿却是幸!祝

吉!   弟 

               舍 躬 


                                                                                                 三日


    该信极简,不到50个字。写信时间大约是1945年6月3日,10天后即是端午节。老舍先生写此信的目的是邀请吴铁声和陈伯吹两位朋友前来做客,希望对方提前预留好时间,千万不要拒绝,并说明此次以饺子替代粽子。信中提到的角黍即为粽子的书面称呼,古时端午节多用此语。


1.jpg


    全信言简意赅,平白浅显。值得注意的是,老舍信中自称北方侉子,不会做菜。侉子一词,多含轻视嘲笑之义,老舍此处用这个词明显有自嘲的意味。其实,这并不是老舍先生第一次使用侉子一词自嘲。在发表于1937年6月的《五天的日记》一文中曾写道:


……晚饭请杜宇,杨枫,孟超,式民吃"朝天馆",大饼卷肥肠,葱白咸菜段长三寸,饮即墨苦头老酒,侉子气十足。


    日记虽为私人记录但发表后即成公开信息,想来老舍自嘲心态由来已久,率真性情显露无遗。历史上将北方人称为侉子多是江浙一带的人,不仅如此,他们多管岭南一带的人称蛮子。收件人吴铁声和陈伯吹两位刚好都是江苏人,老舍此处用北方侉子自称,在自嘲之外也是相当恰切的。


    吴铁声,是民国时期的出版家和书画家,早年供职于中华书局,1944年到北碚的国立编译馆担任编审。陈伯吹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抗战后从上海转到四川,同样进入国立编译馆,同时在复旦大学任职。1943年秋老舍夫人携子女从北平到北碚后,为了解决一家生计,老舍介绍夫人到国立编译馆担任编辑,自己到复旦大学担任兼职教授,所以吴铁声陈伯吹与老舍夫妇既是朋友也是同事,依照老舍先生热衷做东请客的性格,佳节设宴同聚,十分合理。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在各地均有不同习俗,大体上都以插艾草吃粽子为主。以北京城为例,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所载:


五月朔,家家悬硃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幼女剪綵叠福,用软帛辑逢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红硃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葚、文官果、八达杏。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避虫毒。


    老舍深谙北京民俗,在小说《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几乎完美地再现了上文所记录的民俗活动,而且花费大量笔墨介绍北平粽子的种类和派别。想来作者行文至此已难抑内心对故乡昔日端午节的温馨回忆,尽情倾诉纸间。


2.jpg


    与作品中的端午节几乎同时,现实世界中的老舍也迎来了这个节日。在当时的重庆虽处于战时,毕竟是大后方的中心,人们基本上仍然按照旧俗过节,只不过加上了新的时代特色。一位重庆青年女作家董镜桂在1943年的端午节就记录道:


翠绿的艾叶,挂在家家门首,鲜红的慰劳标语,飘扬空中,穿黄黑制服或蓝布大褂的队伍,不时出现在街头,他们都是分头到郊外慰劳将士的……这是在为民族作生死搏斗的第六个年头,捧着盘盘雄黄朱砂的小孩们在街头尖声叫道:雄黄,朱砂,吃了避毒驱邪。


    1945年的老舍处于抗战期间生活水准和身体状况最差的时期。能吃上一顿饺子堪比豪华盛宴。即便在如此艰难时期,仍然不计成本地宴请好友,没有按旧俗包粽子,估计老舍还有更多的用意,比如感谢两位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对自己全家的关照等等。如此说来,北方侉子不会做菜之言,除了自嘲还有自谦的意思了。诚然,中国人对饺子这一食品格外重视,也验证了中国人在任何节日均可吃饺子的传统。


3.jpg


    这一年的端午节,老舍一家与两位朋友在饺子佐酒中度过,想来大家必定是愉快的。两个月以后,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结束了。

文章已于2018-06-25修改


 作者:多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