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外南下坡清真寺记录
南下坡清真寺位于朝阳门外二条,是清光绪年间由当地回民集资兴建,正殿有132平方米,南北配殿共68平方米,并附有南北配房。1986年进行了修缮并重新彩绘。寺内现保存庆亲王奕劻于光绪二十八年二月书的“纲维二五”匾额一块。此寺一直为当地回民群众作礼拜之用,也是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所。
南下坡清真寺坐西朝东,四周原来有围墙。大门上方是圆形,正面门楣镶有用汉白玉石雕刻的清真寺礼拜寺五个大字。穿过圆形门过二道垂帘门,院内有对称而建南北讲堂,正面为礼拜大殿。大殿占地132平方米,由前卷棚、礼拜店、窑殿三部分组成。
经过几次修建,南下坡清真寺已将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艺术与阿拉伯式的伊斯兰建筑手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散发着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艺术芬芳。当下的南下坡清真寺庄严肃穆,红色的大门,门厅的顶部中央是一个绿色大圆顶,圆顶之上耸立着一棵象征伊斯兰特征的新月标志。
中共早期的回族活动家马骏被害后,南下坡清真寺的阿訇冒着生命危险抢运出了马骏的遗体,将其葬在了当时建国门外的回民墓地,也就是今天日坛公园内。马骏的后事就是在这座清真寺料理的,并立有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