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塔胡同贝勒永恩府建筑遗存
万松老人塔坐落于与西四南大街,紧邻特北侧有一条胡同,起名砖塔胡同。也正因为砖塔胡同和万松老人塔的特殊关系,长期以来我一直把万送老人塔划归到了砖塔胡同。
砖塔胡同据推断,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街巷,是北京目前保留最完整,破坏最少,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明朝人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和清朝人吴长元所著《宸垣识略》中,均把砖塔胡同作为京城古迹加以收录,由此亦可以推断砖塔胡同历史之久远。而且元代以来的胡同名保留至今的不多,砖塔胡同就是其中仅有的几条之一。
砖塔胡同在我早期的收录中主要以记录街巷和人文风貌为主,并非入院拍摄及研究其历史。在北京街巷全部走完后,开始了更深入地入院调查,砖塔胡同才再一次进入我的视线。
砖塔胡同42号是已隐藏在角落里的一处院落,如果不细心去找,很容易错过。要不是路过的时候被一拍高大的屋脊所吸引,恐怕我也不会专门去找这个院子的。绕道胡同夹道里,找到了42号的入口,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贝勒永恩府建筑遗存。可见这里仅仅是一个遗存,算不上完整的贝勒府邸。
爱新觉罗.永恩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后裔,和硕康亲王崇安之子。永恩于1727年出生,生母侧福晋西林觉罗氏为头等侍卫噶尔萨之女。雍正十一年其父崇安逝世,由崇安的伯父、康良亲王杰书第四子巴尔图承袭康亲王爵位。雍正十二年四月被封为多罗贝勒。乾隆十八年,康简亲王巴尔图逝世,由永恩袭爵成为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以其祖代善才德昭著而有计谋,回复原号为礼亲王。嘉庆十年二月十五日已时薨,年七十九岁。朝廷赐予谥号“恭”。
位于砖塔胡同的永恩贝勒府为其雍正时期册封贝勒时所居宅邸。据有关清史研究人士研究认为。多罗永恩贝勒府位于西四,北边为砖塔胡同,南边为现今的大院胡同,东侧是如今的颁赏胡同。府邸路东为从礼亲王府分出来的巽亲王府,乾隆年间1750年后改建为定亲王府。永恩贝勒府正门面阔5间,大殿面阔5间,无东西配楼,后殿面阔5间,后罩正屋7间。但如今这些规模仅存在于书面上和历史原图中,现存的贝勒府遗存完全看不出任何过去的痕迹,只有后修建的大门口挂着的铁牌子告诉你,这里曾经是贝勒府。经过多年的拆建,东分一块,西刮一块,要想再复原贝勒府原貌铁定是不可能的。有人判定,缸瓦市的基督教徒就是占用了当年的贝勒府一部分。
虽然院落残破不堪,结构混乱,但通过一些细节,依旧能看出当年贝勒府建筑遗存上的一些老痕迹,也能领略王宫贵胄家族的气势。目前这个院子仅仅是文物保护普查登记,而并非进行最后的文物保护,定什么级还不清楚,所以今后的命运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