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我的北京记忆

已添加 0

已添加 0 篇文集  0 张图片  0 个视频

首页 > 文集

箫琴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淡入神清

上传时间:2018-08-16 18:20:05

生成地点:国箫馆

贡献者: 北科方志实践团

标签

地图展示

方志技艺|箫琴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淡入神清 


封面.jpg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

——节选自《长沙王墓在阊门外》



轼与友人乘船月下饮酒时听到的洞箫,是我对箫最初的印象。每当提起箫,一幅怅廖无人,凄神寒骨的月夜图也就呈现在我脑海中;而提到笛子,牧童骑牛欢快清新、悠闲自在的田园画也便展示在我的眼前。


我有幸经过东琉璃厂,推开了国箫馆的大门,见到了这里的女主人蒋逸老师。蒋逸蒋老师身着绣花旗袍,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精气神由内而外的迸发出来。还没等我向其问好,诉说我们的来历,蒋老师就用一段箫声征服了所有听众。那首曲子并不知名,但在蒋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奏技巧下,我们放佛品尝到了听觉盛宴。那箫声有时急如暴雨,嘈嘈切切,热闹非凡;有时又静如细雨,淅淅沥沥,恬静安逸,配合上国箫馆中古典幽美,清新淡雅的环境,我在刹那间好像置身于小石潭旁与柳宗元共赏这悄怆幽邃的竹林,又来到辛弃疾身旁与他厮杀于马快弓惊的战场……那箫声宛转悠扬,跌宕起伏,抓住了在场每个人心。


内景.jpg

国箫馆内景


曲罢,我们都还沉迷其中,竟然忘了鼓掌。老师说:“箫和笛子都属于中国传统八大乐器中的‘竹’类乐器,别看它造型小巧简单,但是它可是非常厉害的!”说着,老师又拿起了桌子上笛子“箫虽然只有八个孔,笛子只有六个孔,但是他们的音域很广,可以涵盖三个八度。”说着,老师脸上泛出了一丝自豪的神情。“他们可比西洋乐器好多了。不仅灵活简单,方便携带,而且制作原材料就是竹子,制作简单。当然,发音方式也与西洋乐器大相径庭,西洋乐器大多数是通过簧片发声,而箫笛是通过管内空气振动以及膜发声的。除此之外,他们的演奏技巧也是十分讲究的。就比如笛子,你吹出的音调与环境的温度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有时候演奏需要通过铜套来进行微调。当然,演奏者吹气的角度也影响着音调。”


采访.jpg

蒋逸老师接受采访


说着,老师又拿起笛子给我们演奏了一段。笛子与箫的音色区别还是很大的,箫声沉闷、悠扬往往能营造出一份静谧、悲怆的意境来而笛声欢快、明朗让人心情愉悦,老师后来告诉我们,这就是所谓的“笛清箫和”。当然,老师持笛和拿箫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俗语横吹笛子竖吹箫,也是区分箫笛的重要方式。箫笛还是有其他区别的,比如笛子技巧性比较强,大多数人都会精心将自己的笛子装饰一番,比如上面的前后镶口、飘穗等。但是箫相比之下就显得素朴、淡雅一些,竹子的原貌还清楚可见更别说装饰物了,但它也很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师范.jpg

蒋逸老师示范演奏乐器


随后,蒋老师又给我们演奏了国箫馆中的其他乐器。有刚刚流行起来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同时又有有上千年历史的原始乐器埙,在老师精湛的技艺下,乐器们都会听话似的演示出了一段段精妙绝伦的曲子,也让我们赞不绝口。

之后,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她的国箫馆:“国箫馆也叫箫笛逸家,主要是我和我的丈夫在经营,丈夫制箫,我吹箫,同时在这里等候着箫朋笛友,与他们共叙音乐之缘。当然我也带这一批与音乐有缘的学生,我先生也为有缘人订制专属自己的乐器。这样的生活也已经度过了很多年。在获得国箫馆的许可后,我们也曾经想过把这个馆子商业化,扩大规模,但是想到做大以后很难保证再提供给他们最纯真的音乐指导,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守着这小店也倍感充实宁静。”

更值得一提的是,蒋老师的国箫馆中还放了一架七弦古琴,老师在简单介绍后又为我们一行人转轴拨弦,颔首抚琴。这一首首丝竹之乐清耳悦心,扣人心弦,如高山流水,又如百鸟来朝,我好像在这余音绕梁中体会到了伯牙钟子期“子之听夫志,想象尤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般心有灵犀,知音难觅,又似感受到了白居易听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般感慨万千,怜悯同情。与此同时,文化的气息也如同这音乐一般缠绕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


古琴.jpg

蒋逸老师演奏古琴


“箫越远,心愈静”这是蒋老师内厅中投影打出的一句话。我想,这六个字不仅是在教导我们如何鉴别音乐,也同样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这大概就是箫笛之声在向我们诉说的文化。




文案/夏毓

图片/超儿 小灰

编辑/坛子

二维码.jpg